close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作者:薩蘇

宋、元時期,中國將南海諸島命名為「千里長沙」和「萬里石塘」, 15世紀上半葉,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途經南海諸島,將南沙群島命名為「萬生石塘嶼」。明、清時期,官方把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列入萬州轄區,史有「萬州有千里長沙、萬里石塘」的記載。中國漁民稱呼這座島嶼為「黃山馬峙」。英國海軍部《航海指南》1879年版第二卷第四章第66頁腳註中描述了海南漁民在太平島的生活情況:海南漁民在太平島的生活比在其它島嶼要滋潤,島上水井裡的水比其它地方都要好。(原文:The fishermen upon Itu-Aba island were more comfortably established than the others, and the water found in the well on that island was better than elsewhere.

1907年,大批日本漁民進入南沙,19294月,太平島上的日商因磷礦開採殆盡而停止開採,並曾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撤返日本。1933410日,軍佔領太平島,趕走島上的日商。1935年法國以軍艦派遣30越南人長住太平島,193889日,日本派遣軍艦到島上建立石碑記載日本人開發經過。1030日,日本派遣士兵和勞工登陸。19394月,日軍佔領太平島,將其取名為「長島」,納入日治台灣高雄州高雄市轄下的新南群島所管理。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二戰時日軍佔領太平島後所拍攝的照片,可見萬千海鳥飛舞蔚為壯觀

南沙群島是一組珊瑚島,這在太平洋的熱帶海區頗為常見。正常情況下,我們通常把這樣的珊瑚島稱作“海上明珠”,它們優美的環境和潔白的沙灘使其很容易成為最好的度假旅遊勝地。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佔領的很多座珊瑚島,都被改成了作戰要塞。依靠珊瑚沙對爆炸衝擊波的良好吸收和噴火器都無法點燃的椰木工事,塔拉瓦、瓜加林,一座座美麗的珊瑚島讓盟軍流盡了鮮血。
那麼,日軍佔領南沙群島之後,有沒有將這裡也改成這樣的防禦支撐點呢?
歷史上,日軍確實曾派軍隊駐防奪占的我南沙群島——不但有海軍,而且有陸軍,主要駐紮地點即今天的太平島。一方面將其作為掠奪我南海資源的基地,另一方面則作為日軍控制南海的重要據點,支那方面與南洋日軍航空聯絡的中繼站。為此,日軍想方設法運來建築器材,在太平島等南沙群島主要島礁上修建若干軍事和民用設施,已經具備一個陸海軍通用軍事基地的特點。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先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管轄南海諸島。1212日,中華民國政府設立「南沙管理處」,隸屬廣東省政府管轄,並修建電台、氣象台。

1946105日,法國軍艦Chevreud號登陸南威島和太平島,在島上建立石碑,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提出抗議,並與法方決定於該月及翌年14日進行談判,但因法越戰爭緊張,法國自行放棄談判。1124日,中華民國政府派出「中業號」、「永興號」、「太平號」、「中建號」等4艘軍艦,由指揮官林遵(林後來在第二次國共內戰率艦隊投共)、姚汝鈺率領南下,並有內政及陸海空各部代表隨往視察,會同海軍在廣州出發,前往西沙、南沙進駐接收。1212日,接收南沙群島的「太平」、「中業」兩艦由林遵率領,抵達太平島。為了紀念「太平」艦接收該島,即以「太平」為該島命名。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太平艦照片, 19541114日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擊沉於田岙島海域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太平島上的「太平艦到此」碑

在島西南方的防波堤末端豎立起「太平島」石碑,並在島之東端,另立「南沙群島太平島」石碑。立碑完後,乃於碑旁舉行接收和升旗典禮。之後在太平島設立「南沙群島管理處」,隸屬於廣東省政府管轄。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收復太平島我國海軍人員在島上拍照留念

1946年我國海軍收復南沙太平島時,在島上仍可看到日軍建築物的殘跡。然而,由於我軍收復太平島時日本早已投降,島上設施遭到戰爭中轟炸與人為嚴重破壞,所見僅有斷壁殘垣,那麼,作為日軍在南海的重要基地,他們控制太平島期間,其建築形制到底是怎樣的規模呢?當時我方是無從將其復原的。隨著日方戰後檔案材料的逐漸公開,這一秘密終於得以揭曉。
2016年日本亞洲歷史文化中心公佈的一批檔案材料中,有一套原駐防太平島(當時日軍稱為新南群島長嶼)的日軍威六一零六五零部隊人員繪製的該島駐防檔案圖,比較詳細地注明了日軍當時在太平島上的佈防和駐紮情況。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在這張圖片上,可以看到太平島狀如拉長的鴨蛋,周圍有長達150400米寬的珊瑚砂灘,也就是說它低潮時的面積遠遠大於高潮之時。而高潮之時,這座我國南沙群島最大的島嶼,露出水面的部分也不過只有1000米長,250米寬而已——計程車司機一腳油門也可以從島這頭開到那頭了。
這張圖有些不太規則,沒有按照國際習慣性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製,而是以島嶼為中心,以其橫軸和縱軸為繪圖的基準,所以其圖上方為東南方位,這樣做可能是為了更好地說明島上的情況。
而就在這座不大的島嶼上,卻部署有標號1-22的各處建築或設施,說明當時的太平島具有相當強的軍事基地色彩。
那麼,這些設施都是什麼呢?日方有一個附表,說明了它們各自的用途。
設施1:位於島南方,是該島的軍民兩用碼頭所在地。
設施2:駐島陸軍及氣象臺人員所用宿舍,根據我方到達人員觀察,日方宿舍基本是用木柱支撐的輕便木屋,在戰爭中破壞嚴重,此後無法修復利用,到今日已經幾乎沒有留下痕跡了。

設施3:氣象臺所設風力塔,即氣象臺觀測站,頂部有專門的風力測試儀,以確定氣象臺進行天氣預報所需要的日常資訊。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日軍所繪氣象台風力塔,是一座15米高的平台性建築,頂部有三座風力測量儀

設施4:氣象臺廳舍,即日軍所謂新南群島氣象臺所在地。該廳舍實際上是日本陸軍所控制的氣象中心,隸屬於臺北氣象臺,設有電臺、電站、燃料倉庫、食堂、地下通信站、蓄水池、澡堂、漁具房、工具房等,並有電話線通往宿舍等地。同時,該廳舍也設有重機槍陣地,以利自衛。
這個廳舍旁有水井的標誌。太平島上有一口很好的水井,水質甘甜,今天駐軍還在使用,推測標示的便是這口井。(1)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前總統馬英九曾到太平島視察,回來後推銷太平島飲用水,推測便是來自這口井(2)

設施5:陸軍兵器糧秣庫,即貯存駐島日軍槍炮彈、後勤物資的倉庫。
設施6:陸軍燃料貯存所,即駐島日本陸軍官兵所用汽油煤油燈燃料的倉庫。
設施7:通信塔,即塔形通用天線,它和氣象臺的風力測試塔,海軍的瞭望觀察塔,都是遠距離搜尋該島時的主要地標。
設施8:制冰公司所用千噸蓄水池。
設施9:制冰公司——這是在太平島上日方的唯一民營公司,所制冰則專門交由陸海軍方面使用。該公司不僅僅為島上的日軍服務,也是為路過的日軍艦艇和水上飛機提供服務。在熱帶地區這一公司的產品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戰爭後期形勢嚴峻,太平島屢次遭到盟軍轟炸。這個公司也被廢棄。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日軍描繪的製冰公司結構圖

設施10:海軍電臺,也是通訊中心。可能有朋友會質疑為何島上有陸軍的電臺還要有海軍的。歷史上日軍的陸海軍便涇渭分明,相互瞧不起,雙方能夠和睦相處已經是很稀奇的事情,所以在一個島上仍然要搞重複建設一點兒也不稀奇。
設施11:海軍駐防廳舍,即日本海軍駐島部隊的指揮部,與發電所、蓄電池站共設在同一座曲尺形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中。
這座廳舍可算是島上日軍的核心建築,內部設有隊長室、士兵宿舍、蓄水池、廚房、水房、澡堂(注意,日本陸軍海軍洗澡也不能在一個地方,不然大概是會打起來)、後勤倉庫等。附近則設有防空陣地。
不過,讓我們感到稀奇的是,這座廳舍附近還有一個神社(新南神社),和一個療養院,甚至設有小賣部和被稱作“綠色小屋”的酒吧。
看來,日軍還曾經將太平島作為其海軍人員的休假地使用。
設施12:海軍發電所。
設施13:海軍用蓄電池所。
設施14:海軍療養院。
設施15:海軍小賣部。
以上設施都在海軍駐防廳舍內或附近。
設施16:民間人員宿舍,這主要是制冰公司的職員,到島上實施建設的建築工人等住宿之地。
設施17:海軍後勤倉庫,主要存儲食糧、藥品等。
設施18:海軍長波電臺發電所,由此可見日軍島上的發電系統是分散配置的,即便有設施被毀,也可保證島上仍然可以和本部保持電信聯絡。
設施19-21:一號、二號和三號海軍觀測塔。
設施22:海軍彈藥庫。

雖然今天瞭解日軍曾在太平島上修了什麼,已經沒有太大的現實意義,但作為首次披露其侵佔我國南海島礁後的設防、部署,仍有較重要的歷史意義,填補了南海諸島歷史研究的一個空白。
這些設施中不乏永久,半永久性建築,但仔細看來,其中只有陸海軍的廳舍周圍有防禦設施(戰爭後期可能增設),並有制冰、療養等機構,說明日軍看待太平島和西太平洋的吉爾伯特、馬利安納群島等不同,並沒有將其作為一個國防要塞來使用,而是作為一個後方基地。而且,它一個只能提供支援性質的後方基地——日軍並沒有在太平島上建造機場,所以它沒有足夠的進攻和防禦手段。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二戰中日軍在太平島修建陸海軍基地

今天太平島機場是由前總統陳水扁任內興建

之所以這樣做,大概是因為日軍當時將中國南海看作自己的內海,不大相信可能遭到直接的攻擊。
我曾和一位朋友談到過這個觀點。對方大聲感歎,說咱們中國當時要是有個遼寧艦編隊啊,自己去收復太平島,也不是件費力氣的事情啊。
何止遼寧號。即便當時中國海軍有幾條北洋水師時代的巡洋艦,也能自己解決問題了。可惜的是,在日軍將南沙群島變為“新南群島”的時代,中國海軍連一條千噸以上的戰艦都沒有了。仰天浩歎之餘,也不禁感歎起來,島還是一樣的,但時代,真的是不同了。(3)

--【完】--

(1)太平島現有四口水井——五號井、七號井、九號井與十號井,淡水含量分別為99.1%75.8%97.5%96.8%,平均淡水含量達92.3%,每日總取水量可達65公噸,提供飲用、廚房炊事及生活用水。

(2) 經證實為假造的

(3) 19461212日,接收南沙群島的「太平」、「中業」兩艦由林遵率領,抵達太平島。為了紀念「太平」艦接收該島,即以「太平」為該島命名;中國人就愛做不切實際的春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球哥說故事 的頭像
    球哥說故事

    球哥說故事

    球哥說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