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布黃千與貨布
閒聊懸針篆
「懸針篆」書體,結體舒展雅致,上密下疏,字型狹長,住筆尖銳,有如鋼針倒懸一樣,因故名之。
在西漢著名的「王莽改制」中,王莽在第四次貨幣改革(天鳳元年暨公元14年)時,廢大、小錢,另作貨布、貨泉兩種。王莽的十布、貨布和貨泉的文字都有懸針篆。除布泉外,懸針篆比較突出的是貨布和大布黃千兩種。這兩種錢的懸針篆很具典型性。
懸針篆是小篆的一種,也叫垂針篆,是篆書的異體,懸針是指「豎畫收筆出鋒」,鋒就像鋼針倒懸一樣。南朝宋王愔的《文字志》說:「懸針,小篆體也,字必垂畫細末,細末纖直如懸針。」宋朝朱長文《墨池篇》說:「懸針之書,亦出曹喜。」宋僧夢英《十八體書》說:「懸針、垂露曹喜所作。懸針篆,抽其勢,有若針之懸鋒芒。」唐玄度稱其「工篆隸著名,尤善懸針垂露之法,後世行之」。看來,前人對懸針篆早有議論,而且上述數人肯定懸針篆是曹喜所創。
然而,曹喜何許人也?網路上資料漢明帝建初中為祕書郎,擅長小篆。問題來了,孝明皇帝出生於AD28年(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在AD57年登基,年號永平;他的父皇也就是光武帝才有建武中元的年號。弄清楚這一點,再回頭看看王莽的年代,他在位期間為AD9至AD23,而他最早鑄金錯刀的年代是在居攝二年(AD7)。就算曹喜能歷經兩個王朝、三個皇帝,總不能在50年後創出懸針篆,更何況他的壽命有那麼長嗎?以上是個人的猜想,歷史洪流中有太多不合理的事。
貨泉
參考資料:壹讀、維基、百度
2017.11.8 球哥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