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奸與佛寺 ~ 一個記念章的故事 ~
首先瞭解這個人:吳觀東,字贊周,號明近
1885年4月25日生於河北省正定縣。卒業於保定講武堂,再赴日本士官學校研讀工程兵。歸國後加入北洋軍,在孫傳芳麾下擔任工兵營長,爾後平步青雲,累進至中將師長。民國15年(1926)孫的主力部隊,被蔣介石的北伐軍所擊潰,吳輾轉津、京,因時不我予,只得回歸老家當起寓公。
吳贊周沉潛了十多年,終於等到生命中的第二春;民國26年(1937)爆發了七七事變,10月6日,日本軍兵臨城下,10月8日理所當然的發生殺人劫舍、強暴燒屋的行為;地方耆老在荒亂之餘想起了吳曾留日,由他斡旋機會較大;果然瞎猫遇著死耗子,日軍的指揮官香月清司正是他在士校的同學,順理成章的吳成了維持會的會長,同時也背上一輩子漢奸的臭名。 隔年(1938)二月,撤銷了維持會,成立了正定縣縣公署,而吳贊周理所當然成了知事(縣長);六月,又成立了新民會(掌管政經情報),會長的不二人選自然是吳,到了年底因為“政績卓越”,日軍駐河北特務機關長柴山少將(自然也是留日同學)極力保薦,吳高陞為冀南道尹公署道尹,並兼任冀南各縣治安維持會聯合會主席,同年冬天調任保定道尹,並結識了岡村寧次。
岡村寧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日本陸軍軍人,支那派遣軍總司令官(1944年11月 - 二戰結束)。
1940年國民政府代主席、行政院院長汪精衛於1940年9月12日委任吳為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民國30年(1941)吳終於達到事業的巔峰,身兼河北省省長與省警備司令。 到了民國32年(1943),因為權力的鬥爭,省長與政委的職位先後被剝奪,只於8月3日擔任高等警官學校校長,兩年後(1945)因戰爭結束,改任天津永利化學公司董事長。
國民黨軍隊接管河北,以漢奸罪將他投監3年,解放後人民法院重新判他無期徒刑;1949年10月2日因癌症死於獄中(當然是官方的說法)。 終其一生,不過是大時代的一個過程;國民黨判他三年,只因他只是個漢奸,百般討好侵略者之外並無大害,可是共產黨恨得他牙癢癢,當時他配合日軍大舉掃蕩,親自督導清鄉,對付八路軍與游擊隊從不手軟。然而,他卻做了一件重大的事:重修隆興寺大悲閣。
隆興寺
隆興寺,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AD),原名龍藏寺。唐更名為龍興寺。宋太祖趙匡胤開寶二年(969)五月,統軍征後漢時曾駐紮於正定,因寺内銅佛先毀於契丹入侵,繼又毀於後周熔銅鑄錢,遂於開寶四年(971)七月敕令擴建寺院,並重塑金身。觀世音菩薩通高20幾公尺,據說在原址先鑄佛再建寺。
清康熙年間再度翻修,並於康熙52年(1713)御賜隆興寺匾額,而後乾隆年間又進行一次整修。清末民初,西側行宮為天主教教堂所佔,又經軍閥部隊掠奪,寺方亦無力整修,大悲閣頂部坍塌佛像外露。 民國30年(1941)吳贊周呈請華北政務委員會會長王揖堂發起重建,歷時三載,於河北、山西、山東、北京、天津等省、市,廣為募捐。這項工程於民國33年(1944)啟動,大悲閣拆平重建,因所募資金不足,兩側配殿未再復原。
歷經文革、紅衛兵破壞,多年後,1997至1999由中國政府再次整修,目前隆興寺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4A”級古蹟。 吳贊周的前半生是軍閥,後半生是漢奸;年幼時期於正定念私塾,是否經常到隆興寺玩耍?是何種動機令他做出此等國家級的舉動?以一個軍閥、漢奸的身份,又怎會有此等保護歷史文物的情操?而當年迫害他最烈的共產黨,卻將他的貢獻列為中國十大名寺,若非吳贊周,如今大悲閣安在?隆興寺焉存?這枚記念章為募款時的贈品;標示“和平”,乃是指出不受日寇干擾(吳在任新民會時,就廣發“良民證”,勸募是否是另類的保護費?);而“反共”標示吳平日的決心(彼時,留日的武人皆反共耶?);背後紋飾大有漢唐銅鏡之風。當初入手時,商人誤解為反對國共和談之舉,吳贊周又非國民黨徒,干他底事?此物正值六十六年,國共第三次合談,此據還原歷史真相。
2007.04.28
2023.05.01 編輯